瓦努阿圖共和國是英聯邦國家,法國同盟國,位于太平洋西南部,屬美拉尼西亞群島,由80多個島嶼組成,毗鄰澳大利亞、新西蘭、斐濟,被稱為澳洲新西蘭人之后花園,全國人口約28萬,英語、法語和比斯拉馬語為官方語言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兩度評選為全球幸福指數第一的國度,世界十大最適宜旅游國家地區之一,被譽為天堂里的絕色美人、蹦極的故鄉。暢享度假圣地的獨特魅力的傳統文化,享受陽光、大海、沙灘、潛水、游艇、高爾夫、帆板、美食、悠閑自在的高品質生活。
1994年,瓦努阿圖正式劃分為6個省,分別是:托爾巴、桑馬、彭納馬、馬朗巴、謝法、塔菲亞省。每個省都有獨特的地理環境、文化和自然資源。每個省在中央政府的監管和法律的監督下,可自主管理省內事務。
托爾巴省包括Banks島和Torres島,桑馬省包括桑托島,彭納馬省包括Maewo島和彭特科斯特島馬朗巴省包括Malekula島和Ambrym島,謝法省包括Epi島和埃法特島,塔菲亞省包括Erromango島,塔納島和Aneityum島。
農業和旅游業是瓦努阿圖的經濟支柱。農業對瓦努阿圖的重要性超過其他太平洋島國。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0%。農業產品出口占出口比重為70%。主要農作物是椰干、卡瓦、可可、咖啡、芋頭、木薯、紅薯、香蕉等。旅游業是瓦努阿圖支柱產業之一和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,產值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0%。多數游客來自澳大利亞、新西蘭和新喀里多尼亞。主要游覽勝地有維拉港、塔納、桑托、馬勒庫拉和彭特考斯特島。2010年瓦努阿圖全年接待航空與游船游客共計237,648人次,旅游總收入220億瓦圖。
瓦努阿圖小學實行免費教育。1995年,6歲兒童的入學率達到了95%。但中學入學率很低。瓦努阿圖中學大部分為初中(7至10年級),約有10所中學含高中(11至13年級)。瓦努阿圖還有農業學校、護士學校、警察學校、維拉市學校,也相當于高中水平。有兩所中專學校:師范學校和技術培訓學校。南太平洋大學法律系(為分校)設在維拉港。
被稱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。政治穩定,法制健全,成熟的離岸金融中心,零稅率的投資天堂,與中國良好密切的外交關系。
在瓦努阿圖中部,有一個馬魯庫拉島,一直保留著宗族的傳統。這是一座納卡茅屋,又叫“傳統男人屋”。椰子葉壓制的屋頂,椰子葉編織的圍墻,既經濟適用,又漂亮通風。屋脊上有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鳥裝飾,屋門兩側各有一根圓木雕刻的圖騰柱。每當夜幕降臨,男人們就聚集在納卡茅屋里,邊用椰子殼做的酒杯飲新釀造的卡瓦酒,邊討論族里的重大事情,并適時作出決定。這座房子是不準女人涉足的,否則,就被視為不吉利。
南方的塔納島時常舉辦大型的宗教儀式舞會。女舞蹈者來自不同的部族,小的只有幾歲,大的有五六十歲。當地人從牙牙學語的娃娃起就開始學習跳舞,在那里跳舞可謂全民普及。她們身著色彩鮮艷的服裝,用油彩在面部畫出不同的圖案,脖子上掛著貝殼或豬牙等制作的項鏈,頭戴用雞翎或鳥羽做成的各種頭飾。她們邊歌邊舞,祈求上蒼保佑他們幸福安康。
在塔納島,每當喜慶的日子或親友聚會,村里總要殺豬宰牛慶祝一番。如宰殺的是一頭豬,要先把它綁在架子上,豬背上騎著酋長的兒子,幾個壯漢再將它抬起來,繞村一周,嘴里念念有詞,以示祭典。然后才能宰殺,以饗村民。
在北方的桑托島每當一個新村落成,都要舉行新村落成儀式。男人赤裸著身子,將全身涂黑,只在腰間裹一塊樹皮布,頭上戴著羽翎,腳踝套著一串花環,手持長棍,敲擊著自制的木鼓,祈求上帝賜福給該村。儀式恰逢瓦努阿圖的政治家、納哥里亞梅爾運動的創始人吉米斯蒂溫回到故鄉,更增添了祭典儀式的喜慶氣氛。